我們是合格的共產黨員嗎? 一 先講個故事,或者事故。 時間回到2017年的11月。 從十九大的會場回來,我參加了工信部、教育部和江蘇省委組織的宣講。 其中的一個巡講搞了個啟動儀式,在高校的大禮堂,數百名師生。 儀式中安排了一個環節:重溫入黨誓詞。 頭天晚上走臺的時候,工作人員跟我說:徐老師,地上有個標記,明天你就站在這個地方,然后帶著大家宣誓就行了。
經過高考奮力拼搏的你,懷揣理想、希望與信念來到大學。但是,面對新的生活環境,新的教學風格,新的學習方式,新的人際關系,新的人生挑戰,有人能輕松應對,收獲自己的美好大學時光;有人頹廢、懶散、拖延、空虛、糾結、茫然,感到極度的不適應。那么應如何正確對待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呢?
夢想,而是現實化為可感可觸的幸福生活。 小康社會是什么樣子?每個人心目中的那幅美好圖景可能都不太一樣。對于置身于城市生活中的人們而言,摩天大樓遍地開花、交通網絡聯結四方、便捷支付漸成常態、共享理念深入人心、高鐵技術享譽全球……這一切都讓人們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極致幸福感。但不可避免的是,這種幸福感也在慢慢“遮蔽”我的雙眼,“誘使”我以同質化的視角去看待小康社會。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關于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的論述,既回答了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又闡明了怎樣做、如何做的問題。全黨必須把學習這一重要著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在常學常新中把握其核心要義,在篤信篤行中踐行其精神實質,學出對黨忠誠,學出人民情懷,學出責任擔當,學出能力本領。 一、學出對黨忠誠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忠誠是共產黨人必備的道德素養。
這一年,理直氣壯做好輔導員 ?
庚子鼠年初,突然爆發出來的新型冠狀病毒開始在全國蔓延。我們從來不曾想過有一天我們會用“宅”來過一個春節;不曾想過有一天我們一直所處的家會成為別人心中的“相思”;不曾想過有一天我們會完全依靠“線上開課”、“線上會議”維持著正常的教學工作;不曾想過有一天曾經手牽手的愛人只能依靠一個鏡頭傳達著彼此的情愫…… ? 我聽到你們說“期末計劃好的假日游泡湯了……” 是啊,我也曾有許多自己的遐想。
身心健康、班團建設、親密關系、人際交往等同學們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信”為媒,在與同學們建立了廣泛而充分的“信任關系”的同時,為大家答疑解惑,導航青春。
思政規律展開研究,努力探索可示范、可復制、可推廣的網絡思政教育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項目主題和思路 (一)項目主題 南林“水杉”網絡思政名師工作室是以高校網絡育人為重要目標而組建起來的,工作室通過關注社會變化以及青年注意力的聚焦點,對青年關注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進行解讀,對高校輿情進行分析與解讀,通過“網言網語”以貼近青年的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宣傳闡釋。
工作案例——引領凝聚 縱橫貫通 全方位構建新媒體育人“神經系統” 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
把紅色資源“活水”引入網絡思政課堂 ——揚州職業大學“曉軒”先鋒隊工作案例 ? 一、緣起:一堂網絡大信仰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揚州市職業大學“曉軒”先鋒隊就是以《紅巖》中許云峰的原型、揚州江都籍革命烈士許曉軒為學習對象,由機械工程學院黨員師生和入黨積極分子組成的一支傳播、踐行紅色精神的先鋒服務隊。
創新輔導員網絡育人新路徑,讓有價值的聲音傳得更遠 ——西安理工大學“輔導員微課堂”網絡思政教育探索實踐 一、背景及意義 新媒體時代,便捷、開放、多元、動態的傳播媒介重塑了學生的個體感知體驗,深刻改變了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維方式,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深度挖掘“實踐育人”主體、對象、載體、內容、環境等育人要素,創新協同培養體系,構建“1+3+4”實踐育人模式,即“緊扣一條主線——紅色文化引領,深化三區聯動——校區、社區、景區實踐平臺,創新四類課堂——黨團理論課堂、專業教學課堂、科創實踐課堂、生涯發展課堂”為一體的實踐育人共同體。
疫情下“五位一體”式思政課立體化在線教學體系的 建設與實踐 項目背景 本在線教學體系授課對象為由于疫情影響,尚未返校、需在線完成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思政課堂中的學習任務的本科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調動專業課教師、輔導員等育人主體的積極性,把教書與育人、言傳與身教結合起來,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以智慧啟迪和精神力量”。本案例以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專業課教師彭真明教授建設“老馬迷圖”網絡名師工作室為分析對象,著力探討專業課教師通過網絡新媒體等方式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創新路徑,以期為高校專業課教師參與網絡育人提供借鑒和參考。
推進以易班為核心的“融媒體”建設工程,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時代感,引導師生強化網絡意識、樹立網絡思維、精耕網絡創作、發展網絡文化,努力構建同向同行又融匯貫通的網絡思政育人“同心圓”,積極營造多圈層、立體式鑄魂育人網絡新生態。
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大賽現場)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自2017年6月開始,“星船”團隊招募大量志愿者,在甘肅省范圍內對18個紅色革命紀念館進行了實地調研,并為每一個紀念館“量身打造”宣傳推廣曲。
打造破圈層融媒體產品及鏈式傳播品牌效應 ——以上海交通大學脫貧攻堅主題宣傳為例 ? 一、?項目主題和思路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融合媒體的推進,以用戶為核心、內容為基礎,渠道為方式、平臺互通互融的融媒體宣傳格局快速普及、發展迅速。
關于我們 | 共建單位 | 聯系方式
?2004-2020 教育部中國大學生在線網站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28400號-2 京公安網備11010502025664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