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江淮平原夏意正濃,安徽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心光童趣”暑期社會實踐志愿隊的11名成員,以熱情與服務為筆墨,在淮南城鄉譜寫了一曲動人的心靈守護樂章。6月19日至26日,實踐志愿隊走進淮南市三和鎮安理社區,開展系列心理科普活動,為社區兒童青少年及家長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心理健康體驗。
童心守護啟新程,心靈互動暖社區。在首場心理科普與團輔活動中,現場氣氛熱烈非凡。活動以經典的“蘿卜蹲”游戲熱身,迅速拉近參與者的距離。針對兒童青少年和家長分別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與心理團輔活動。面向孩子們,志愿者傾囊相授面對壓力的有效策略;為家長們則精心準備了親子溝通的實用技巧,為家庭心理溝通搭建起堅實的橋梁。活動尾聲,親子互動游戲將現場氛圍推向頂點,家長們手中的心理宣傳手冊,也成為他們持續關注心理健康的“實用指南”。
破除標簽做自己,積極賦能向未來。在社區門口開展的“撕標簽”心理覺醒儀式亮點十足,吸引了眾多社區兒童青少年和家長踴躍參與。活動以“從心開始,做我自己”為主題,通過趣味互動傳遞積極心理理念,為社區居民帶來一場充滿溫暖與力量的心靈之旅。活動現場,大型卡通人形立牌格外引人注目,立牌上密密麻麻貼滿了“你真笨”“看看別人家孩子”“就知道玩手機”等負面標簽,這些標簽精準對應著兒童青少年和家長常見的自我否定與外界偏見。參與者選中一個困擾自己的負面標簽,貼上一張與之相反的正面標簽(如“我很棒”),就能獲得一份甜甜的糖果獎勵。這份甜蜜不僅是對參與者勇氣的肯定,更寓意著用積極能量驅散負面情緒。
實踐育人顯擔當,心理服務續新篇。團隊與安理社區正式簽訂青少年心理健康幫扶項目共建協議,以“心理科普+體驗互動”雙模式推進服務,既重知識普及,更促行為轉變。社區活動結束后,團隊收集100余份需求問卷,精準把脈社區青少年心理需求,為后續服務提供科學依據。“心光童趣”志愿隊隊長張星宇介紹,團隊將建立“線上+線下”長效服務機制,通過開通心理服務熱線,打造“大學生-社區”心理幫扶結對模式。
在社區開展的多場活動,不僅為兒童青少年和家長帶來了實用的心理健康知識與積極的心理體驗,更展現了當代大學生投身社會實踐、服務社會的責任與擔當。未來,志愿隊也將繼續前行,為更多人送去心靈的溫暖與力量,讓心理健康之花在更多角落綻放。
(圖片均由安徽理工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