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鄉村教育發展,促進歷史文化傳承,7月18日,臨沂大學星光護航員團隊來到臨沂市郯城縣歸昌鄉中心小學,開始了為期兩周的鄉村支教。支教團隊以“提高孩子色彩感知力,提升孩子思維創造力”為主線,為孩子們開展了多彩美術課、創意手工課、傳統書法課、陽光體育課及生態文明課等特色課程。
支教隊員們在準備支教物資
聯系孩子實際 開展特色課程
在了解到孩子們的年齡年級、身體素質及興趣愛好后,隊員們從實際情況出發,為孩子們設計了以美術課為主的課程規劃并開始了積極的備課。支教隊員們因材施教,突出優勢,注重對孩子們藝術審美方面的培養。
在系列美術課程規劃時,隊員們表示課程要具有系統性與完整性,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要通過有條理性的課程,逐步引導孩子們認識美感受美,幫助提高孩子們的色彩認知與美術水平。支教隊員們集思廣益,最終確定并準備了“認識色彩、感受色彩、運用色彩、深入色彩、分享色彩”的系列美術課程,希望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們提高色彩認知能力。
隊員們將“分享色彩”美術課堂搬到了室外,在一個清爽的天氣里鋪展開十米畫卷。孩子們激烈的討論著自己的想法與憧憬,以“我理想中的學校”“畫畫我自己”“我的老師”……為主題,共同繪制出了屬于他們的美麗畫卷。
支教隊員為孩子們開設“分享色彩”戶外美術課
結合當地文化 感悟傳統魅力
臨沂大學星光護航員團隊將臨沂非遺文化木旋玩具及虎頭鞋帽與“運用色彩”美術課相結合,引導孩子們重視家鄉非遺文化的學習與傳承。
隊員們根據木旋玩具形象,在卡紙上剪出大體輪廓,孩子們在通過了解與觀察木旋玩具后進行對比涂色。而小小的虎頭鞋帽也在孩子們的筆觸下顯得既威武又可愛,吉祥平安的寓意畫到了紙上也留在了孩子們的心里。孩子們在學習色彩知識的同時更運用色彩在心中印下了家鄉文化的印記。文化是民族的根,孩子是民族的未來。在課程中結合當地傳統文化,融入傳統民族元素,才能潛移默化,讓孩子了解到中華文明的美麗與魅力,更能提高孩子的民族自尊心與民族自豪感。
孩子們積極回答問題
互為良師益友 我們共同成長
從剛開始見面時的生疏,到慢慢了解后的熟絡,孩子們的點滴變化也都被支教隊員們看在眼里。其中有一個讓大家印象十分深刻的小姑娘,內向靦腆,害羞也不愛說話,當別的小朋友都圍著老師問問題時,只有她一個人坐在離大家很遠的地方,時不時地抬頭望一望,又立刻怯生生的把頭低下去。隨后幾天,隊員們都主動去找她聊天談心,慢慢的,她也愿意打開心扉,分享一些自己的小秘密。見證孩子的改變與成長,收獲內心的豐富與充盈,這可能也是教育的獨特意義!
課余時間,大家喜歡排坐在教室前的臺階上。孩子們會談天說地,分享起起他們的悄悄話和小心事,“我最喜歡吃草莓味的糖了”“我的橡皮找不到了”“我以后想當一名畫家”“我想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去玩丟沙包”“我最喜歡的顏色是紫色”,也許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恰恰在孩子們心里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教學的藝術不僅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關于激勵、喚醒、鼓舞”。希望這一段時間的守護與陪伴,可以為孩子們帶來一點鼓勵與溫暖。
支教隊員與孩子們的課后合影
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作為新時代青年團隊,臨沂大學星光護航員團隊將繼續努力、不斷進步、立足學業、勇于實踐,發揚能吃苦、善創新、敢擔當、樂奉獻的臨大特質,用青春書寫新時代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