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文旅志愿服務隊“茶文旅”實踐團聯合“星旅遠航”湖南省高校輔導員綜合發展工作室師生團隊深入福鼎市太姥山鎮質心茶業有限公司的有機白茶基地與現代化生產車間,開展“Z世代白茶賦能鄉村振興項目”調研實踐,聚焦傳統白茶產業的轉型升級,旨在以青年創意為引擎,探索契合年輕消費群體的茶飲新出路。
一、產研融合:從茶園到車間,共探白茶轉型痛點
實踐隊實地考察了質心茶業“林茶共生”的生態種植模式。企業負責人朱坤增指出,盡管白茶品質優異,但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品牌老化,傳統白茶在年輕群體中存在認知斷層,消費場景局限;二是產業鏈薄弱,鄉村茶企缺乏深加工技術與創新人才,附加值低。生產車間內,實踐隊觀察到清潔化生產線與非遺制茶工藝的融合,如何讓千年茶文化“輕量化”融入當代生活是白茶茶業振興的關鍵命題。
二、青年方案:從產品到產業,激活白茶年輕基因
針對白茶轉型需求,湖南師大旅游學院文旅服務隊“‘白’卷了‘茶’不多行了”學生項目組提出系列創意方案,直擊年輕市場,實現產品形態革新,開發“白白家族”系列,包括“熬夜白白”、“班味白白”、“脆皮白白”等,適配冷萃、氣泡水、拼配等新式飲法,打造辦公與健身場景的“快養生”茶飲;設計“從白茶園到三味書屋”“非遺制茶沉浸工坊”等茶旅融合體驗主題研學路線,打造“青年茶創實驗室”,將茶園轉化為年輕人社交打卡與文化體驗的目的地。
三、振興實踐:從青年到鄉村,助力鄉村長效振興
此次實踐不僅是產品創新、設計營銷,更構建了可持續的鄉村造血機制:從人才培育,解決鄉村營銷短板,到生態價值轉化,串聯周邊古村落、民宿資源,打造鄉村茶旅綜合體,吸引游客“住下來、深體驗”,既是傳統茶產業向年輕消費市場的破壁探索,亦是高校踐行“新文科”改革的生動實踐,將課堂延伸至田間車間,讓青年智慧在鄉村振興的土壤中生根發芽。同時,結合文旅專業、校企合作,孵化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以青年創業新作為開辟就業發展新空間。
據悉,該服務隊成立于2010年,近年來圍繞“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主題,形成了“三聚焦三融合”高校文旅志愿服務工作模式。此次活動,團隊還入選了教育部、團中央2025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重點團隊,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樂途·旅途·征途:打造“3T”育人品牌項目 統籌推進青年精神素養提升工程》階段性成果等。接下來,服務隊將繼續擦亮“文旅青年耀青春”實踐品牌,切實在文旅一線、基層一線鍛造“青年實干家”。
(供稿單位:湖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通訊員:龔曦、陳圣睿、文沛)
實踐團隊名稱:湖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文旅志愿服務隊“茶文旅”實踐團
實踐團隊介紹:服務隊圍繞“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主題,形成了“三聚集三融合”模式。其它詳見正文末段
成果推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