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堅守,再赴北川。
2025年7月8日,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人工智能 賦能鄉村”——留星筑夢AI奉獻支教隊,前往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開展支教工作,用知識與熱忱為羌山少年搭建一座橫跨山海的成長之橋。
本次支教以人工智能AI為主題,組建一支“本碩博留”貫通的暑期支教隊,發揮學校和學院專業優勢,深入北川怡海幼兒園和爾瑪社區,將人工智能AI與多彩國際文化相融合賦能新時代支教,凝心聚力,服務社會,展現風采!
(一)AI科技賦能,“把天空拉近一點”
1、機器狗——你好!
當機器狗邁步走進教室,小朋友們瞬間沸騰,“前進、后退、轉圈、倒立、說話.....”小朋友們玩的不亦樂乎。當這只充滿未來感、科技感的機器狗在教室里、在操場上穿梭自如,在地上打滾、轉身,這一刻,抽象的人工智能概念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科技現實。孩子們興奮地跟它打著招呼,圍在它的身邊模仿、交流和追逐,“與科技對話”便具象化起來。
當孩子們第一次觸摸機器狗的傳感器,當他們的指令第一次被識別和執行,探索未來的種子就已經在心田生根發芽,窗外群山靜默,窗內未來已來。
機器狗交互展示
圖片來源:AI支教隊
2、VR/AR——我摸到了星空!
當戴上眼鏡的瞬間,發黃的墻壁和斑駁的水泥消失不見,教室化作通往宇宙的任意門。折疊空間,孩子們飛往宇宙觸摸星空;穿越時間,孩子們身臨其境看火山噴發。AR/VR技術讓黑板呈現星系宇宙,讓座椅“變成”過山車,讓孩子們化身忍者,感受不一樣的“切水果”體驗。
我們相信,當眼鏡摘下,魔法仍在延續。
VR眼鏡體驗
圖片來源:AI支教隊
3、創意工坊——人生的一萬種可能!
借助AI圖像生成技術,每個孩子的夢想都被賦予了生動的色彩和形態。穿著宇航服的小小身影、娃娃臉的舞蹈家、實驗室里的科學家、稚嫩的消防員和像老師一樣的人......羌山小小教室里的小小身影,沒有攝像頭的AI攝影棚,正在繪出人生的一萬種可能。
AI生成職業照展示
圖片來源:AI支教隊
4、AI老師——人工智能鉆進草稿紙!
支教隊員充分發揮學校和學院專業優勢,將前沿技術轉化為教育助力,自主研發的AI助學助手小程序,運用智能算法為孩子們提供精準的作業輔導——逐步解析數學題的解題思路。當看到孩子們圍在屏幕前,恍然大悟地喊著原來是這樣時,這束勵志照進山坳的AI之光鉆進草紙質,帶出那些曾被困在應用題里的童年。
助學小程序展示
圖片來源:AI支教隊
(二)國際文化探索,“把少年扶高一點”
1、初識人工智能——熊貓機長“小電”來羌山
團隊精心打造的數字人形象——熊貓機長“小電”,與主講人一起,帶領小朋友走進AI的世界,為小朋友們講述什么是人工智能AI,它是怎么學習和工作的,我們的身邊有哪些“隱形伙伴”,它可以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引導小朋友們對AI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AI知識小講堂
圖片來源:AI支教隊
2、環球文化之旅——世界各國打卡集章
來自不同國家的支教隊員們化身文化使者,與“小電”一起帶領孩子們開啟了一場奇幻的環球云端旅行:從熱情奔放的美洲,到神秘多彩的非洲,再到古老燦爛的亞洲,最終抵達浪漫優雅的歐洲。向小朋友們講解和展示了來自各國的多彩民族服飾、獨特風俗習慣、古老神秘傳說、異域古跡建筑......小朋友們通過圖片、游戲和互動,觸摸異國實物,在歡聲笑語中解鎖文化新體驗。
各國文化講解體驗
圖片來源:AI支教隊
3、感悟美美與共——拉進羌山孩童與世界的距離
支教隊的隊員們帶領孩子們學習英文歌曲,體驗加納的舞蹈,模仿各國問候語:西班牙語的你好?Hola、俄語的期待再會?До встречи?、緬甸語的朋友lǎi mà、阿拉伯語的我喜歡你Ana moajaba bik。帶著孩子們感受不同國家的語言和藝術。
外語歌曲學習
圖片來源:AI支教隊
(三)后記:留星筑夢AI奉獻
這趟以“AI向善,教育賦能”為初心的科技啟蒙+文化交融的探索之旅,不僅為羌山孩子們心中埋下一顆探索的種子,更為羌山少年架起一座通往世界與未來的橋梁。未來,留星筑夢AI奉獻支教隊將秉持初心,繼續發揮學校學院的專業優勢、發揮國際學生的語言和文化優勢,在實踐中繼續探索“科技+教育”的強大生命力,勵志把這束光照亮到更多孩子的成長之路上。
留星筑夢AI奉獻支教隊:“少年躺在麥堆上,眼睛還是看著天的,我們的任務,就是把天拉近一點,把少年扶高一點。”
合影
圖片來源:AI支教隊
實踐團隊名稱:AI支教隊
實踐團隊介紹:“本碩博留”貫通的AI支教隊,充分發揮學校學院專業優勢,將AI與多彩國際文化相結合,賦能新時代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