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紅色基因,踐行醫者使命,西安交通大學“醫路秤心·饒筑健康”社會實踐團隊于7月21日至24日赴江西省上饒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團隊通過“紅色團課+實地考察+健康研學”的形式,在革命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醫療實踐中強化專業擔當。
紅色鑄魂強信念,專題團課凝聚奮進力量
7月21日上午,團隊抵達上饒后首先開展專題團課學習。本次團課以賀鵬程教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先進事跡為切入點,深入探討憲法精神與醫學使命的內在聯系,以及新時代醫學生如何踐行憲法精神、弘揚西遷傳統。“憲法規定‘國家發展醫療衛生事業’,而賀老師用26年血液病診療實踐詮釋了這一條款的深刻內涵。”臨時團支部書記汪之軼的發言引發共鳴。
圖1-實踐團隊進行專題團課學習
紅色足跡尋初心,革命歷史賡續醫者使命
7月22日上午,團隊前往上饒集中營舊址開展“傳承紅色基因,踐行醫者初心”主題教育活動。團隊成員依次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刑訊遺址等展區,通過觀看歷史文物、影像資料和場景復原,深入了解皖南事變后被囚革命志士的英勇斗爭事跡。
在集中營革命烈士紀念館,展柜中銹跡斑斑的鐐銬與墻上泛黃的革命志士病歷記錄在成員眼中形成強烈對照:“新四軍將士用生命捍衛信仰,醫者則用技術守護生命——二者本質都是為人民奉獻。”團隊成員丁莉君表示:“作為新時代醫學生,我們不僅要精進醫術,更要傳承先烈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圖2-實踐團隊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
7月22日上午,在結束上饒集中營的參觀學習后,團隊前往上饒市博物館繼續開展研學活動。在“熱血豐碑”展廳陳列的《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各大報刊關于“上饒解放”的原始報道,生動再現了1949年上饒解放的歷史場景。團隊重點研讀了1949年上饒解放時的醫療救助史料,成員林子嵐表示:“戰地醫生在炮火中救治傷員的故事,讓我們深刻理解了‘人民至上’不僅是憲法原則,更是醫者天職。”
圖3-實踐團隊參觀上饒博物館
知行合一強本領,紅色精神融入醫學實踐
7月24日上午,實踐團隊來到上饒市人民醫院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進行專業學習交流。在中心副主任林醫生的帶領下,團隊成員深入了解了現代醫學減肥的最新理念和方法,包括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行為干預以及藥物輔助等科學減肥方法,以及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幾類減肥藥物的作用機制和適用人群。林醫生強調:“科學減肥如同革命事業,需要'持久戰'思維——既要藥物干預的‘攻堅戰’,更要生活方式調整的‘根據地建設’。”林醫生的授課將紅色教育與專業學習深度融合,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醫療實踐與紅色精神在方法論上高度統一。
圖4-醫生為團隊成員介紹減肥藥
隨后,團隊成員在醫護人員指導下,親身體驗了人體成分分析儀的檢測過程。該儀器利用生物電阻抗分析技術,可以精確測量體脂率、肌肉量、水分含量等多項指標。成員們不僅了解了生物電阻抗技術,更從患者視角思考醫療人文關懷
實踐總結:青春向黨擔使命,醫路為民譜新篇
本次“醫路秤心·饒筑健康”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紅色團課+實地考察+健康研學”三位一體的創新模式,實現了思想淬煉與能力提升的雙重目標,形成“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的良性循環。團隊成員紛紛表示,此次活動既是一次生動的紅色教育,又是一次寶貴的專業歷練。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新時代醫學生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醫療衛生事業,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實踐團隊名稱:西安交通大學“醫路秤心·饒筑健康”社會實踐團隊
實踐團隊介紹:由十名醫學專業的學生組成,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成果推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