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3-2024學年國家獎學金評定開始了。與此同時,很多同學也都躍躍欲試,準備申報。畢竟,國家獎學金以“國家”二字命名,是目前榮譽等級最高、評審最規范、標準最嚴格的獎學金。
但是,很多同學也不十分了解國家獎學金的具體評定政策,也存在很多疑慮,所以今天我來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關于國家獎學金的相關知識。首先,我們要了解這兩個文件:
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印發《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評審辦法》的通知(2019年9月18日印發)
《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財教310號文件(2022年1月24日印發)
第一個文件對于國家獎學金的評審流程、學生申請的條件做了非常明確的要求,第二個文件主要介紹的是學生申請的條件、名額分配等具體內容。兩個文件有重疊部分,但都透露出一個重要信號:國家獎學金,不是學習成績好,就可以申請并獲得的。
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第五條,其中強調了,申請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特別突出。這就說明,在同等符合評審條件的前提下,評審國家獎學金要更傾向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特別優秀學生。
我相信同學們在參評國家獎學金、各高校在評審國家獎學金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年級只有1個國家獎學金名額,但是一個年級有好幾個專業。那么這個國獎名額如何分配?畢竟都是專業第一,都是各自專業的佼佼者,那么如何進行下一步評審呢?
其實,我們就可以依據評審條件中的第五條進行量化評分。仔細梳理出學生除成績外,在其他領域的獎項與成就,并進行量化評比或者公開答辯,然后在進行優中選優,確定最終的國獎名額。
我在部隊的時候,因為是國防生的原因,身邊有很多高校的戰友,我們曾經在訓練休息間隙探討過各高校國家獎學金的評定問題。當然,我們是從學生的身份進行探討。大家針對同樣符合條件,但名額緊俏的時候,如何分配國獎名額時,有的戰友表示他們高校是每個專業輪流坐莊。比如一個年級3個專業,1個名額,那就今年給A專業,明年給B專業,后年給C專業,這樣看來不失公允。但是如果B專業的第一特別優秀,其各方面成就遠超A專業第一的同學,但是因為名額輪流的問題,B專業的同學只能無奈錯失。但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國家獎學金名額有限。
寫下這篇文章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醒想要申請國家獎學金的同學,不要埋頭學習,更要注重自身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也是想和眾多高校的資助同仁一起,探討名額分配下國家獎學金評審的精準量化機制,這是從學生角度來說,最公平也最重要的。
最后希望今年申請國家獎學金的同學,都能如愿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