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六合彩-澳门六合彩-时时彩_百家乐平台_全讯网财富 (中国)·官方网站

首頁   |  校園號   |  
【四史】“五老”講故事|李竹漢:那幾年,有太多人沒能回來……
青春在線2021-02-22
字號:AAA
抗美援朝、艱苦學習、經歷饑荒、被打為右派又平反、最后回到學校教書育人……年少時扎在心里的種子,他用一生交出了答卷。


李竹漢介紹

1929年8月,李竹漢出生于山東省高青縣花溝鄉,今年已經91歲高齡。


1937年,李竹漢進入本村小學。期間他當了兒童團長,曾混入日軍駐地刺探過敵人情報,受到過軍區楊國夫司令員的表揚。


1942年6月,李竹漢任中共清河區委和清河區行署為儲存和培養軍政干部一職。當時長山縣創辦了一所“抗大”式學校——耀南中學,也叫抗日中學。小學畢業后的李竹漢,成為該校的第一批學生。


1947年,李竹漢入伍,18歲的他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后調到渤海軍區學習,被評為學習模范。由于他有文化,又在教導團擔任教員,曾立功一次。


1949年,李竹漢到劉伯承任校長的南京高級步校學習,后參加以陳賡、韋國清為團長的援越軍事顧問團赴越南,任務是幫助越南建立國防軍。擔任教練的他,曾受到越南主席胡志明的表揚。


1950年11月,李竹漢所在的解放軍第九兵團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由于任務緊急沒來得及換冬裝,李竹漢就戴著單帽,穿著膠鞋開赴戰場。在著名的長津湖戰役中,由于氣溫低至零下35度至零下40度,他的多名戰友不幸犧牲,他也嚴重凍傷。


1953年李竹漢回國,被選送到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干部學校”。由于努力學習,他曾獲“保爾獎”。


1955年9月,李竹漢被保送到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成為了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1959級農業機械化學院專業的一名“調干”學生。


1979年2月,李竹漢成為山東農機學院(山東理工大學前身)正式員工,已年過五十歲的他,平平淡淡工作到1989年離休。


1.jpg

黨委書記呂傳毅為李竹漢頒發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踏入李竹漢老人的家里,最顯眼的是成堆的摞得整整齊齊的報紙、書架上方擺放著的黑白照片、柜子上收藏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這些濃縮了他的一生。


2.jpg

3.jpg

4.jpg

5.jpg




默默無聞的“最可愛的人”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提到抗美援朝,眼前的老人還沒來得及開口,眼淚就涌出了眼眶,他捂著臉抽泣道:“這些都不算什么,有太多人沒能回來,我這些又算得了什么……”

6.jpg

年輕時的李竹漢

1950年,李竹漢所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兵團接到了支援朝鮮的命令,為了保證第一時間支援戰場,他們連衣服都來不及換就奔赴異鄉。那年的朝鮮,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極寒天氣,氣溫低達零下35至零下40度,而他們身上只著一件單衣。作戰時,為了隱蔽身形,他們在雪地里往往一趴就是好幾個小時,一開始身體因為抗拒寒冷還微微顫抖,到后來就變得毫無知覺,等到沖鋒號角響起時,他戳了戳身邊一動不動的戰友,卻發現有些人就這樣僵硬著,再也沒能爬起來。“有凍死的、凍傷的,我也凍傷了。再等到春天這些事就過去了。”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李竹漢回到家鄉。去時,一群人冒著酷寒心中激昂;而在歸鄉路上,他心中卻滿是沒能與戰友共進退的愧疚。他的女兒透露,大家只知道父親當過兵、打過仗,可從來沒聽他提起過抗美援朝的故事。他只是默默地,用自己的一生填補心中的遺憾。

7.jpg




從“戰場”走向“農田”


1955年,結束戰爭生涯的李竹漢面臨許多選擇:留在部隊、任職國家干部、去軍事學院進修,似乎無論如何他都可以衣食無憂地過完自己的后半生。可是一想到那些沒能一起回來的戰友,他覺得他的后半生還可以做更多。他決定,他要上大學,他要學農業!“我是農民供出來的,我想再為他們做點什么。” 于是,他被保送到了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


8.jpg


與從高中考入大學的同學相比,已經30歲的李竹漢無論是在學習基礎上還是精力上,都有著很大的差距,可是與那些出生入死的經歷相比,這些都不算什么。他在課上與大家一起學習,下了課就自己補習別人早就學過的基礎知識。空余時間,他總是往田地里跑,別人摸不著頭腦的實習課,他總是充滿干勁,“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熱愛土地”。他的努力老師同學都看在眼里,許多人覺得他太拼,可他早已把“不留余地,全力以赴”當成了自己的使命。最終,他被學校評為了“學習模范”,站在全校人面前慷慨激昂地作報告,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我的學習干勁為什么這么大,我的學習動力從哪里來。

20世紀60年代,家鄉土地鹽堿化嚴重,走在田里可以看到大片白花花的土地。時任生產隊長的李竹漢看著大家守著土地挨餓,又著急又慚愧。土地是農民的根,他要改善鹽堿問題!東營、青島、煙臺、聊城……十余年間,他跑遍了山東省內十幾個地區去參觀學習,尋找適合鹽堿地的作物,終于讓大家填飽了肚子。


9.jpg


也正是那段艱苦的時光,讓他一直保持著勤儉的習慣,他常告訴兒女不要鋪張浪費,幾十年來,家中的物件破了修修補補一直也沒有換。“我沒能為社會做什么,那時候條件有限,看到今天的社會發展,這才是真的好。”




念念不忘的“一馬三司令”


李竹漢的一生坎坷動蕩,可他總是以樂觀的精神來面對生活,這種精神來源于戰后作為一名幸存者的知足,更來源于年少時扎根在心中的報國之志。

微信圖片_20210222154706.jpg

年輕時的李竹漢


1942年,中共區黨委和清河區行署為培養軍政干部,創立了一所“抗大”式學校,為了紀念抗日英雄馬耀南司令,命名為“耀南中學”,而李竹漢便是其中的第一批學生。“馬耀南是我們的校長,他把所有的積蓄都用在了革命和教育上,他們一家四口,其中兄弟三人都為了抗日而犧牲了。”說起自己的老校長,李竹漢情緒有些激動。那時,才上中學的李竹漢見證了抗日英雄馬耀南做出的犧牲,心中受到了十分大的震動。抗日是一個持久的過程,自己能做些什么?

耀南中學既是學校也是預備部隊,李竹漢一邊學習,一邊隨時準備著接受號召沖上前線。誰都不知道子彈和大炮什么時候就會來到身邊,當游擊隊來的時候,他們就只能另找地方學習。地下挖一個坑,搭上簡易的棚子,這樣可以建得更加寬敞一點,石頭不好找,大家挖土堆起來就算是墻,這樣一個既不遮風也不擋雨的地方,是教室,也是大家的宿舍。 “學習,才能更好地為國家做貢獻。” 直到今天,這句話也常常掛在他的嘴邊。




唯愿青年人只是向上走


談及年輕人,李竹漢老師對青年一代抱有很大的期待和贊賞,而“奮斗、努力、拼搏”是他提及最多的關鍵詞。


10.jpg


“你們現在的年輕人生在好時候,有條件接受更好的教育,你們也很上進,懂得尊敬老人,積極努力,奮發圖強,但是現在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容許我們存在任何僥幸心理。不要想去依靠別人,要靠自己去努力,不努力是不行的,好的人生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要腳踏實地去學習。


“無論如何,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希望青年人都能好好奮斗,取得好成績,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11.jpg

李竹漢老人與學生合影


抗美援朝、艱苦學習、經歷饑荒被打為右派又平反最后回到學校教書育人……年少時扎在心里的種子,他用一生交出了答卷。

一晃多年,曾經血氣方剛的戰士變成了耄耋老人。芳華逝去,流逝的是時間,留下的是永不褪色的赤膽忠心。


[責任編輯:郭佳寧]
抗美援朝、艱苦學習、經歷饑荒、被打為右派又平反、最后回到學校教書育人……年少時扎在心里的種子,他用一生交出了答卷。
月华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威尼斯人娱乐网假吗| 大发888注册账号| 金木棉赌场| 百家乐官网现金网信誉排名| 百家乐官网博彩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做生意摆放风水好吗| 大发888下载大发888娱乐城| 阳新县| 百家乐2珠路投注法| 优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库尔勒市| 百家乐怎么刷反水| 百家乐官网洗码方法| 松原市| 平台百家乐的区别| 同仁县| 百家乐全讯网娱乐城| 澳门网上| 百家乐之三姐妹赌博机| 灵石县| 金沙网上娱乐城| 百家乐看不到视频| 年辖:市辖区| 百家乐博赌场| 百家乐官网澳门技巧| 百家乐tt赌场娱乐网规则 | 百家乐官网布| 大发888老虎机| 百家乐体育宝贝| 云鼎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太阳城百家乐祖玛| 百家乐官网怎样玩的| 大发888是真的吗| 百家乐赌博器| 百家乐官网那里玩| 百家乐官网长龙有几个| 二八杠生死门口诀| 菲律宾百家乐太阳城| 百家乐官网微笑玩| 百家乐官网的保单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