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是一個粵西山城,在那里大多數的普通家庭相對并不富裕,經濟一般,許多家長外出務工,不少的孩子都是(或曾是)留守兒童。多數的家庭十分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持有“窮什么都不能窮了孩子的教育”的信念,希望下一代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因此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投入很大,不富裕的家庭中這個支出占比非常高。前段時間,聽到一位老家的教師朋友提到,“在老家,普通家庭的孩子知道要刻苦努力學習,但他們更像是在拼體力上的‘力’,而不明白為什么努力”。有感于此,想和老家的或所有的一般家境或貧窮家境學生談談如何看待“一定要努力學習”這個問題。
常言“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普通和貧困家庭的孩子從小明白錢非常重要,很容易夢想自己將來能夠十分有錢、不為錢所困就太好了,所以一定要努力學習。但是,努力學習的目的不應只是將來能掙錢脫貧,而是有機會成為棟梁之材,成材之后收入自然就有了。我們一直被教育一定要“志存高遠”,可是許多貧窮的孩子并不清楚什么樣的“志”才是“高遠”的。立志成為頂尖的人才、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棟梁之材、為家國扛重任就可以說是“高遠”的,而只著眼于擁有很多錢和財富則不能稱之為“志存高遠”。只有這樣去看待自己的努力,人生的目標才能篤定。畢竟可以掙錢的門道很多,不是每個門道都需要很高深的知識。但能成為棟梁級的人才,必定是需要非常努力學習的。在錢不多、錢不夠用的日子里,窮人家的孩子要堅持住,不怕缺好衣少好吃的,也不要害羞接受各類慈善助學,因為你真的需要,將來有本事了再回饋社會就好了。
但凡要成為棟梁之材,沒有幾個人是天生的,都一路非常努力,這點是公平的,沒有貧富差距。花錢能得到的學習資源,如果你在網絡資源中主動查找多數也能找到,但你必須非常自律、監督自己堅持學習,因為沒有花錢聘請的輔導班老師或私教幫助你。想成為一流的棟梁之材,比別人(包括有錢人)更努力一點是有必要的。并且牢記你的目標不是盡快成為一個有錢人,長遠的目標是能夠成為棟梁之材。要想看到和懂得所在專業和所在行業最前沿或最高深的知識,不是有錢就能夠的。社會不會虧待真正做出了重要貢獻的人才,當你成為了這樣的人,經濟問題自然就解決了。社會上眾多成功學者中,很多都是一窮二白并付出了常人難以相像的努力過來的。因此,在拼搏的路上,你永遠不孤單,在看不見的其他地方,無數的人與你一樣咬牙堅持著。
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何輕裝上陣?
成為頂尖的人才需要付出超人的努力,任重道遠,壓力山大,心累、身體累主要源于此。如何為自己減輕心理壓力呢?在成為社會的人才之前,你可以先得到最簡單的也是最重要的成功,那就是好好愛自己和愛家人,父母最初的期望都是孩子可以平安健康快樂,可是這點期望因為看似容易實現而很少被催促,到上學以后少了嬰幼兒時期的諸多風險,父母變得催促更多的是學習、作業、成績、表現,所以年輕人以為父母更看重的是成績和表現(甚至有的父母后來也這樣以為了),覺得壓力好大。其實只要家人平安健康,心情快樂,無天災無人禍的出現,最最重要的希望就實現了。若還可以積極樂觀地努力學習,成為一個讓人敬重的人才,就是錦上添花了。如若不能,起碼要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不會被社會拋棄,招來非難甚至禍端,那就會影響最基本的期望值。盡己所能,先完成最起碼的。
總之,如果你四季平安、身心健康,思想品德良好,懂得愛自己也懂得愛家人,你就已經成功了。在此基礎上,放松心情朝著你的遠大理想奮力前行。
三、拼盡全力卻一事無成,如何是好?
在學習上努力拼搏不等于體力拼搏,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習。所謂的學霸都首先是時間管理的學霸,能夠做到專注于目標,不拖延、學習效率高,同時合理安排休息。去弄明白自己拖延的本質,努力起來會“輕松”一些。可是,有的同學會問,由于種種的原因,我們拼盡全力以后,看似無法成為一流的人才、為家國扛重任,是不是就不值得努力了呢?不是的。
創立阿里巴巴的馬云在許多場合講過他找不到工作的經歷,并多次創業失敗,但始終沒有放棄追求自己的事業,最終能夠成功。這里的要點是:始終沒有放棄。無法實現初始目標的人很多,一直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績,一次又一次,但凡這種,在反復的努力后回頭看,原來他的人生嘗試過了種種味道,體驗了一次又一次的奮斗過程,十分精彩。要點仍然是:不斷努力,決不放棄。
葉璇演講麥子文章說“我奮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其實還有很多人奮斗了許多年,大概還是無法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只是和你一樣認同了現實的自己而已。高收入階層被呼吁對不公平不要視而不見,而我想對絕大多數的普通人說,永不放棄地奮斗就是人生本身,這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有些比你優秀的人甚至比你更努力。財富、身體條件等的不平衡是天生的,財富積累多數是一個家庭幾輩人的努力,這是歷史的,是一人之力無法改變的??墒菬o論是什么出身,只有奮斗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每個人都只活幾十年少有過百,這是公平的。一個人奮斗了許多年,意義在于奮斗,不管是1年、18年、30年,都是人生的意義。拼搏的真正意義,并不為了拼搏之后可以得到什么,奮斗、拼搏本身就已經是人生的意義。如果通過奮斗拼搏可以不斷地實現自我超越,那就是人生最頂級的享受了。
關于人生價值,網上有一個視頻,哈佛大學有一位教授上了這樣一堂課:教授走進教室,從口袋里掏出一張20美元的鈔票說:“我想將這20美元送給你們其中的一位,請問誰想要?”大家都紛紛舉起手。教授接著把20美元用手使勁揉搓,20美元立刻變得皺皺巴巴,如同像一團廢紙,他問:“誰想要?”大家還是紛紛舉起了手。“但如果這樣呢?”他把20美元扔在地上,使勁用腳踩、碾,鈔票變得又臟又破?!艾F在誰還想要呢?”大家依舊紛紛舉起手。教授撿起鈔票說道:“這張鈔票無論它變成什么樣,你們還是想擁有它,那是因為它的價值從來沒有變過。而生命中很多時候,我們會被狠狠地摧殘,甚至把我們踩在腳下,有時甚至感覺自己已經沒有價值了,就是個廢物?!迸_下的學生們瞬間醍醐灌頂!教授最后說:“無論現在或將來,你們會面對什么、經歷什么、發生什么,都要記?。耗銖膩矶紱]有失去價值?!?/p>
所以,任憑命運虐你千萬遍,風雨之后是彩虹也好,仍是風雨也好,不要放棄!過程本身就已是人生價值,不分貧富,他日你定不會為拼搏后悔,卻會為沒有拼搏過后悔。努力吧,使人生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