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社會,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面臨著來自學業、就業、人際關系等多方面的壓力。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對于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代大學生面臨著許多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郁、自卑等。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還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系。因此,培養積極心理品質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朋輩心理;積極心理;路徑
導言:如何培養積極心理品質呢?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從而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大學生應該學會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能夠保持冷靜和樂觀,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大學生還應該注重人際關系的培養,學會與他人合作和交流,增強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一、當代大學生與積極心理品質
心理學是當代大學生最喜歡的學科之一。“心理學”一詞是從英文“Psychology”翻譯過來“Psychology"來源于古希臘語的“Psy-che”和“Logos"兩個詞。"Psyche”是精神、靈魂的意思,“Logos”是普遍規律、科學的意思。由這兩個詞合成的“Psychology”的意思就是關于精神、靈魂的學科。當然,現代心理學不再是研究靈魂的學科,而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學科。人的心理現象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復雜的現象,至今仍有許多沒有揭開的謎。但是,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探索與研究,神秘的心理現象已日益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其神秘的面紗正在逐漸被揭開。
人在接受別人的幫助以后更應該去感恩。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我們都應該心懷感恩之情。要知道,懂得感恩是人的一種美好而優秀的品質。“現在感恩已經成為一種被廣泛認同的職業精神。感恩既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又是一種奉獻精神,當你以一種感恩圖報的心情工作時,你會工作得更愉快、更出色。”人每每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其實,只有懂得感恩,你才會真正獲得幸福:肚子餓的時候,有一碗熱騰騰的拉面放在你面前,感恩于別人的熱心,你會幸福;累得半死的時候,躺在軟軟的床上,感恩于生活的美好,你會幸福;痛哭的時候,旁邊有人溫柔地遞來一張紙巾,感恩于別人的理解,你會幸福。幸福本沒有絕對的定義,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動你的心靈。感恩是一種心念,是對生活的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無論目前處在多么惡劣的境地,感恩都會令人們記住自己擁有的“半碗水”,珍惜自己生命里擁有的財富。當我們將鹽放入水中之后,發現鹽不見了,水變咸了。這是為什么呢?憑感覺、知覺和記憶已經無法回答了。但我們可以通過概括的和間接的途徑,認識到鹽能夠溶解于水,鹽和水之間有規律性聯系。這就是思維。感覺、知覺、記憶、想象和思維都屬于認識過程。在認識事物之后,我們會發現事物與我們的需要之間存在某種關系。有些事物能夠滿足需要,有些事物則不能滿足需要。于是,人就會對事物產生各種態度,態度被人體驗到之后,形成了喜、怒、哀、樂等情緒和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情感。我們要行動,首先要確定行動的目的,然后克服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困難,最終實現預定的目的,這是意志。
積極心理過程是每一個人都有的,但當這些心理過程發生在某一個人身上時,會形成人與人之間不同的特點,我們稱之為個性。個性包括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個性傾向性是決定個體對事物態度和行為的內部動力系統,屬于具有一定動力性和穩定性的心理成分,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個性心理特征是個體身上經常表現出來的本質的、穩定的心理特征。一個人順利完成活動所必需的心理條件叫能力,屬于完成行動的潛在可能性方面的特征,包括完成各種活動都需要的一般能力和完成特殊活動才需要的特殊能力。對現實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是性格,屬于個人待人處事及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方面的特征。不以活動的內容和動機為轉移的心理活動強度、速度、穩定性、靈活性和傾向性等方面的動力特征是氣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脾氣。
積極心理過程與個性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一方面,積極心理過程可以促進個性的發展,使個體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保持積極的心態,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變化。另一方面,個性也對積極心理過程產生影響。一個人的個性特征,如自信、樂觀、堅韌等,都會影響其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心理狀態和應對方式,從而影響其心理的積極程度。這種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一個自信的人在面對挑戰時,往往會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而一個樂觀的人則更容易從失敗和挫折中恢復過來,重新振作精神,繼續前行。反之,一個消極的人可能會因為一次失敗而一蹶不振,喪失信心和動力。
二、朋輩群體是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催化劑
積極心理是發展積極人格和積極力量的一條基本途徑。大學生的成長是一個探索外界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探索自我的過程。一個人并不完全清楚自己會成長到什么程度,也并不完全清楚自己的潛能有多大。這是一個自我探索與外界環境共同作用的過程。那些獲得的積極體驗的探索和經歷會給予個體肯定和激勵的反饋,讓自我獲得內化意義的成長。
(1)積極心理使大學生對新思想和新活動保持開放的心態。積極心理使大學生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在面對新的觀點和想法時,他們不會輕易地排斥或抵制,而是愿意嘗試去理解和接受。這種心態使得大學生更容易與他人交流和合作,從而在團隊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積極心理也使大學生對新活動保持開放的心態。他們不會因為對未知的恐懼而拒絕嘗試新的事物或活動,而是愿意去嘗試和探索。這種心態使得大學生更容易走出舒適區,挑戰自我,從而獲得更多的成長和進步。
(2)積極心理有助于糾正消極體驗形成的消極認識。消極心理是一種負面的情緒體驗,它可能會讓人感到沮喪、失落、無助等不良情緒。而消極認識則是指人們對這種消極體驗所形成的負面看法和觀念,它可能會讓人陷入消極的情緒狀態中,難以自拔。然而,積極心理作為一種積極的力量,它能夠通過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來幫助人們改變消極體驗和消極認識,從而讓人們重新獲得積極的情緒狀態。
(3)積極心理能夠提高主觀幸福感。積極心理狀態能夠使大學生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困難,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這種積極心理狀態還能使大學生更加關注自己的成長和發展,從而增強他們的自我認同感和自我價值感。積極心理狀態能夠使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有更準確的認知和評價,從而選擇更有挑戰性的任務,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保持更高的堅持性。這種自我效能感的增強,能夠使大學生更加自信和自尊,從而提高他們的主觀幸福感。積極心理狀態能夠促進大學生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是影響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積極心理狀態能夠使大學生更加善于溝通和交流,更容易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這種人際關系能夠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社交滿足感,從而增強他們的主觀幸福感。
(4)積極心理對學習、興趣等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心理可以帶來許多好處。首先,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記住新知識。當我們感到興奮和滿足時,我們的大腦會更加活躍,更加專注于學習過程,從而更好地吸收新知識。此外,積極體驗還可以激發大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使大學生更愿意去嘗試新的事物,從而拓寬大學生的知識領域。積極體驗還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當我們成功地完成一項任務并感到滿足時,我們會感到自己有能力去應對各種挑戰,從而增強自信心。同時,積極的情緒狀態也會讓我們感到自己更有價值,更有意義,從而增強自尊心。
除了學習,積極體驗對興趣的培養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當我們對某件事情感到興奮和滿足時,我們更有可能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它,去深入了解它。這種積極的態度和行為會逐漸培養出我們的興趣愛好,并最終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心理訓練營是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育的有效路徑
心理訓練營是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育的有效路徑。通過一系列的心理訓練方法,幫助大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增強自我調節能力,從而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心理訓練營注重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心態。通過一系列的積極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勵,幫助大學生樹立自信,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從而更好地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
心理訓練營注重培養大學生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通過情緒認知和情緒調節的訓練,幫助大學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情緒失控帶來的負面影響。心理訓練營還注重培養大學生的社交能力。通過人際交往和溝通技巧的訓練,幫助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團隊合作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
大學生應該注重自我成長和自我教育,通過自我探索、自我反思、自我調整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和應對能力。同時,高校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幫助,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發展理論將人生分為八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有特定的人生任務。大學生階段最重要的人生任務是完成自我同一性,即對“我是誰”這一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和答案。能夠回答這一問題的大學生,將會更順利地走向下一個人生階段。而一直在這一問題中徘徊疑惑的大學生,將會面臨更多的人生挫折。大學生處在這一人生關鍵的適應期,有陽光燦爛的日子,也有風霜刀劍的時候,大學生們在茫茫學海中求知,在滾滾紅塵中求存,雖有航道路標,也難免會心路淤塞。人的幸福感往往在自己為自己設定的“幸福基準線”上下徘徊,就如同價格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一樣。我們要想擁有更多幸福,就一定要提升自的“幸福基準線”。也就是說,當你對幸福的認知、界定標準發生改變的時候,你內心的幸福體驗也會產生相應的變化。
活動現場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