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題記
青青美人蕉,脈脈郁金香,白鵝浮綠水,嫩芽沐春光。春日的重大校園里四處洋溢著朝氣與生機,漫步其中,我眼中所見的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校園,是一個自然與科技共存的園地,是一個科學與人文齊長的杏壇。珍惜重大賦予我的自由與開放,也感念重大給予我的機會與平臺,我作為一個“年長的學生”,同時又作為一名重大的教師,感到極其光榮與自豪的同時,也不由得感到自己身上所承擔的重任。因為我明白,現今的美好源于全體老師和領導廉潔的作風與行動。教育無兒戲,尤其在這偌大的校園里,沒有正確的綱領,沒能貫徹國家的要求,又如何換來學生寧靜祥和的學習環境,又怎能留住人才賡續輝煌?
何為“廉潔”?
追根溯源,“廉潔”這一詞最早在戰國詩人屈原的《楚辭·招魂》中出現:“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沫。”東漢王逸在《楚辭·章句》中作釋:“不受曰廉,不污曰潔。”廉即是清廉,不取不義之財,不收不義之禮;潔意為簡潔、潔白,不奢不靡,光明磊落。而《辭海》中廉潔的注釋則如其本身一樣簡潔明析,“清廉,清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對廉潔的理解因人而異、標準參差。莊子云:“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圣人貴精。”在其眼中不逐錢財算得上是廉潔。宋代的司馬光在《訓簡示康》中寫下:“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簡素為美。”廉潔沒有過高的門檻,平平淡淡、樸實無華便做到廉潔;廉潔也無需高歌加以刻意傳頌,言行一致、兩袖清風便是最好的榮譽。
不論前人所對廉潔有著何種的定義,千百年來我們對廉潔的核心內涵離不開清、潔、簡、儉。廉潔,始終是跨越歷史的共同話題,廉潔作風,也始終是人民的心之所向。東漢時,劉寵任會稽太守,到任后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清廉。后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前,當地百姓主動湊錢為其踐行,但劉寵卻不肯受。后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錢太守”,其清廉不肯收取百姓錢財的作風也廣為人所稱贊。
為官在職,免不了經受各種考驗,貪污腐敗的新聞也屢屢出現。回望往昔和珅貪財受賄,家財十三億兩白銀,比清政府的年收入還要多個幾倍。放眼現今,官商勾結之事屢見不鮮。我們的確生活在一個光明而幸福的時代,正義是時代的主旋律,但我們不可否認,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尚有黑暗滋生。前段時間火爆全網的《人民的名義》,其中的趙德漢聚斂錢財,真正的做到了“家財滿貫”,面對滿屋的鈔票,連屏幕前的觀眾也不由得為之震撼。但這樣多的錢財又帶來了什么呢?在面對這樣的黑暗時,我們,我們老師又能做什么呢?
腐敗源于本性,人的本性便是利己,這是無法避免的自然生存法則。但生而為人,我們有著理性的思維,我們與自然相統一,又有別于自然界的其他物種。認識清廉,讀懂清廉,踐行清廉,這是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所必然不能逃避的挑戰與責任。身為老師,看似我們這個職業與貪污腐敗遠隔千里,但教師的廉潔與否卻意義重大。
何為從廉潔育人,我時常這樣想。
“教人先做人,育人先守德。”身為師者,無論從道德還是職業的方面去看,為人廉潔,為事清廉始終是不變的標準,而廉潔從教始終是我恪守的職業道德,因為我的求學經歷告訴我,只有成為一個廉潔的教師才能真正的感化學生、才能真正地完成自己教書育人的任務。一個老師的職業道德往往比他所掌握的知識更為重要。人人都希望得到平等教育的權利,人人也都渴望自己收到老師平等的尊重。而身為全國雙一流高校的老師,我更應當對自己提出更高的標準。
一、用廉潔的師德完善自己的人格。
常言道,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園丁,而師德是我們教師的靈魂。高尚廉潔的師德通過三尺講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幾代人的成長。而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我接觸的學生多如漫漫星辰不計其數,雖彼此間可能只是人生過客,但身為師者一言一行無不影響著學生。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授業,不僅傳以學問之道,更要傳以為人之道;不僅授其分內之業,更要授其理想之業。廉潔在心,才會認真備課、上課;師德在肩,才會有責任、擔當;廉潔在心,才會拋開名利、金錢;師德在肩,才會被理解、信任。教師作為一種神圣的職業,心靈和人格魅力才是我們教導學生的法寶。我們用對這一職業的愛換取學生的自信、自尊,構筑起學生精神生活大廈。我常想,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應當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師這一神圣的使命——敬業愛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我在學生面前就是一桿言行一致的標尺,一面表里一致的透鏡。無數個早晨,我迎著朝霞曙光走進班級,和學生交談;無數個傍晚,我帶著欣慰和倦意走出教學樓。“一切為了學生,始終廉潔從教”是我為師的準則。
二、用廉潔與無私的奉獻去詮釋教師本色。
源于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源于對崇高理想的勇敢追求,我多年來如一日,在崗位上默默奉獻。因愛而發,因勤而動,負責是我認準的事業,廉潔是我找準的坐標,而舍棄的是屬于我的私人時間和活動。在我的課時里,我不計時間、不計報酬,專心致志地關注著班級里學生的發展和進步。作業的完成情況、小測驗的情況我都會慢慢分析,找出應對的方法,讓助教及時傳達我的意思。我知道這些孩子已經長大了,他們需要獨立地解決自己的問題。事業是自己選擇的,身為老師,我總想在學生成長的路上多多幫扶,希望他們少走彎路,這是我源于教師職業本身所堅定的格言。
三.用廉潔的行動樹立正確形象。
俗話說“澆花要澆根,幫人要幫心。”在師生交往中,我善解人意,幽默隨和,平易近人,愿聽勸告,心悅誠服地接受他人指出的缺點、錯誤。同時,我的贊許與激勵也鼓舞起學生的上進心。在課上,我嚴格要求,成為學生的師長;在課余,我與學生們平等相處,成為學生的朋友。我知道現在的大學生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多聽同學的課堂反饋是我改進自身教學方法的途徑,也是我收獲學生信任的途徑。多向年輕人學習是我緊跟時代的秘訣。我卻對不會因為私心而故意給出高分,也絕對不會由于誤會而妄下斷言。我希望在學生心中我是一個廉潔正直的好老師。
四.用清廉的情懷來編導自己的課堂。
思維的風暴與迸發源自于 生命的共鳴,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融入于日常的教學。在課堂上注重學生的重要作用而非老師權力的“獨裁”也是廉潔從教的體現。力爭創建輕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熱情,堅定學生意志,進而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教學中,我集編、導、演于一身。對教學方式進行不同的探索。我把學生比作紅花,把自己比作綠葉,課堂不應該僅僅是我一個人的舞臺。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本,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師生融洽,學生從聽講者轉變為現在課堂的參與者,在這種師生角色轉換中,使學生個性充分得到發展。“學”與 “教”形成共鳴,從而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廉潔不應該只是嘴皮上的功夫,廉潔也絕非是針對某些特殊群體所提出的要求。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參與構建廉潔和諧的社會氛圍。踐行廉潔無非是做好自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又何必去求歪門邪道。取之無道,萬鐘于我何加焉?認識廉潔,無非是分清是非,明辯黑白,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少得了幾分貪婪的欲望,多得了幾分包容的海量。守住廉潔,無非是做思想上的辯論,堅持住底線,護得住廉心。心底無私天地寬,廉者無求得自在。做人之樂,不在欲壑滿盈,而在知足常悅。
“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教好書、育好人,是我永遠的追求。“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做好人,成真人,是我始終恪守的信條。寧作清水之沉泥,不為濁路之飛塵。為人之師,為人黨員,廉潔是我的行動準則,而我必當用行動去證明這一點。
樹發新蕊,燕試雙翼,前輩革命路上多苦辛,讓吾輩賡續信仰,永懷熱情。叩今問史,朝山遏水,我輩廉潔路上正揚帆,讓人民拭目以待,隨時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