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正茂恰百廿
啟航奮進正當時
值此120周年校慶到來之際
華中師范大學形象宣介片
《大美無形 師道永續》
全球首發!
大美無形 璀璨華大
華中師范大學形象宣介片
以“華師不同的美”為主題
以弘揚教育家精神為核心
以“師道”精神賡續與傳承為主線
將“求實創新 立德樹人”的華師校訓
“忠誠博雅 樸實剛毅”的華師精神
貫穿其中
從多元視角體現華師的
自然 人文 歷史 開放 創新
全片以中國傳統文化中
為主色調
華師之美
飄曳在綠碧紫英、青雘丹粟
是眼里的多彩和浪漫
是腳下的厚重和積淀
是心底的神秘和崇高
青碧躍于紙上
師魂留存心間
追溯文華血脈
播傳華中精神
賡續中華之學
弘揚中原榮光
秉承教院風采
求實創新 立德樹人
忠誠博雅 樸實剛毅
華師之美
沉淀于歲月悠長 年華未央
從曇華林到桂子山
穿越百廿歷史煙云
在風雨飄搖之際艱難創業
在烽火連天之際賡續文脈
在金甌鞏固之際突出師范
在民族復興之際強化擔當
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
百年求索 桃李五洲
言為士則 行為世范
立身立信 堅守初心
胸懷天下 以文化人
閱百年霜華 興教育力量
華師之美
植根于勤學篤行、求是創新
是AI“魔法”解鎖全新領域
是精準捕捉未來場景
是穿梭虛擬與現實
不斷尋求創新和突破
躬耕教壇 強國有我
闊步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
華師之美
寄望于莘莘學子
以“奮斗之我”
擔“有為之責”
師者育人 初心如磐
啟智潤心 因材施教
樂教愛生 甘于奉獻
在聆聽與交流中收獲
在開放與包容中成長
在堅守與奉獻中傳承
華中師范大學
教育初心不改
文化傳承不息
文明弦歌不絕
華師之美
在花晨月夕 山水依傍
在青瓦白墻 亭榭無雙
更在少年意氣 鮮衣怒馬
在桃李滿園 教澤綿長
華中師范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濱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積160余萬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教師教育“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溯源于1903年創辦的文華書院大學部(始于1871年創辦的文華書院,1924年改名為華中大學)、1912年創辦的中華大學、1949年創辦的中原大學教育學院。1951年中原大學教育學院與華中大學合并組建成公立華中大學;1952年中華大學等并入后,改名為華中高等師范學校;1953年定名為華中師范學院;1985年更名為華中師范大學,并由中原大學創始人之一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校名。1993年江澤民同志為學校九十周年校慶題詞:“發展師范教育事業,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學校既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又汲取了外來文化的養分,更弘揚了革命文化的傳統,形成了“求實創新、立德樹人”的校訓和“忠誠博雅、樸實剛毅”的大學精神,為國家培養了60多萬優秀人才。
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完備。下設28個教學科研單位,有81個本科專業;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1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現有普通本科生18700余人,碩士研究生12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800余人,另有國際學生700余人。
學校師資隊伍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3500余人,專任教師2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00余人,博士生導師600余人;有人文社科資深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等各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90余人次。
學校學科建設成效顯著。擁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3個,國家重點學科9個(含培育學科1個),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5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22個。現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以及其它省部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點實驗室、重點研究基地等75個。
學校教師教育特色不斷彰顯。擁有國家文理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歷史學、物理學),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3個(歷史學開沅班、物理學基地班、漢語言文學基地班);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5個。國家級一流課程47門;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歷史學);國家級教學團隊7個,國家級虛擬教研室5個,國家教學名師2個,湖北省教學名師工作室10個;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項,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2個。打造深度融合信息技術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同時承擔國家教師發展協同創新實驗基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試點、教育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等建設任務。
學校校園文化豐富多彩。以“博學、博愛、博雅”為主題建設“三博”校園文化,100余個學生社團活躍其中,“創新杯科學文化節”“樹人杯藝術文化節”“博雅大講堂”“一二·九詩歌散文大賽”“桂苑之歌”等品牌活動,在武漢乃至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校園無線網絡及學生宿舍空調實現全覆蓋;圖書館館藏面積近5萬平方米,藏書300余萬冊,具有先進的“校園文獻網絡化管理與服務系統”,為學生學習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學校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與200多所國(境)外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學術聯系;與國外大學共建3所孔子學院;每年選派大批學生赴國(境)外交流學習,在校長短期國際學生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構建和完善更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建成教師教育領先的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
百廿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