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號召,助力美麗鄉村建設。7月1日-7月26日在校區輔導員孫圓圓老師的帶領下,河南農業大學“襄城縣筑夢者實踐團”滿懷熱忱地奔赴許昌襄城縣庫莊鎮,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且富有成效的社會實踐活動。
走訪考察調研 規劃鄉村建設
為深入了解庫莊當地鄉村建設情況,結合實際規劃發展新途徑。7月2日,駐村支書組織實踐團成員召開會議,學習交流關于鄉村振興及發展建設的相關理論成果。隨后,團隊成員結合當地特色產業,探討工作計劃,確定工作目標,積極開展走訪調研,與庫莊鎮村民親切交流,了解當地風俗習慣、居民生活需求以及對美麗鄉村建設的期望與建議。調研結束后,團隊成員歸納群眾意見,編寫調研報告。此次走訪調研活動,為后續團隊成員設計墻繪,美化鄉容鄉貌夯實基礎。
協助當地政府 共建便民服務
為協助當地便民服務的開展,在參觀過當地的便民服務大廳后幾位團隊成員留駐當地的便民服務大廳協助工作人員一同開展便民服務,服務內容涉及殘障人士關愛、村民信息登記以及群眾身份辦理等,此次服務不僅減緩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也為團隊成員提供了一個接近基層群眾的機會,為后續鄉村服務,提升群眾生活質量貢獻了力量。
執筆勾勒墻繪 展現魅力村貌
實踐團成員還赴黃莊社區開展墻繪活動,旨在以墻繪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在美化村容村貌的同時,用以宣傳新思想、涵養文明鄉風,為打造魅力鄉村增添青春力量。活動開展前,實踐團成員做了充分準備。他們走訪當地村民,了解群眾繪畫需求,搜集素材,反復修改設計方案。確定墻畫內容后,他們克服高溫曝曬、蚊蟲叮咬等困難,粉刷墻壁,手持畫筆,在墻面上精心勾勒,暈染著色,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專注和熱情。一位參與墻繪的學生表示:“看到原本單調的墻壁在我們的畫筆下煥然一新,能夠為庫莊鎮的鄉村美化出一份力,再辛苦也值得。”這次活動的開展不僅為庫莊鎮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濃郁的藝術氣息,更提升了鄉村的文化品位。
深入田間地頭 感悟產業振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為了解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狀況,7月10日實踐團成員走進農戶家中,踏入田間地頭,與村民們促膝長談,深入了解當地農業發展的現狀、瓶頸以及未來的期望。為了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鄉村落地生根,農大學子化身宣傳員。他們通過舉辦宣講會、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將黨的方針政策傳遞給每一位村民。在廣袤的田園里,農大學子們親身參與助農活動。他們頂著烈日,辛勤勞作。了解當地農業種植技術,學習田地管理經驗。學子們的認真態度贏得了田間農民們的連連稱贊。隨后,學子們參觀了當地的養殖場。在養殖場工作人員的引導中,他們仔細觀察養殖環境,了解動物的飼養、繁殖和疫病防控等情況。大家紛紛表示,推動鄉村振興必須要厚植學深悟透、苦干實干的精神品質;要用好一方水土,開發鄉土資源,以“土特產”產業持續推動鄉村振興。
在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河南農業大學“襄城縣筑夢者實踐團”的成員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到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未來,他們將繼續堅定信念,勇擔使命,為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目標而努力奮斗。相信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鄉村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實現全面振興的宏偉藍圖。
走訪當地群眾 切實記錄調研(拍攝:馬官正)
墻繪(拍攝:馬官正)
抵達當地合照(拍攝:馬官正)
二十大精神宣傳(拍攝:馬官正)
深入田地,開展農忙活動(拍攝:馬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