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12日,馬克思主義學院“青春報國”科技創新實踐團先后赴中國工業博物館、沈飛航空博覽園、沈陽市勞模紀念館進行考察調研,引領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傳承紅色基因、感悟發展脈搏、發現真實問題、強化責任擔當。
感悟長子情懷,傳承紅色基因
團隊成員首先來到了中國工業博物館,進入展館大廳,大家被映入眼簾的巨幅青銅浮雕《鐵流凝變》所震撼。浮雕上方新中國第一包鋼水飛流直下,體現了沈陽老工業基地完成華美轉身后鳳凰涅槃般的壯美,展現了中國工業輝煌磅礴的氣勢。隨后,團隊成員依次參觀通史館、機床館、鑄造館、鐵西館、汽車罐等展區,這些見證著中國工業發展的設備、機器、照片和事跡,讓大家看到中國工業發展的縮影和過往的崢嶸歲月,深刻體會新中國從無到有的艱難,深切感悟前輩們不畏困苦、頑強拼搏的精神,也更加領會了黨和國家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中國工業博物館了解中國機床發展史 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畢雪麗 攝
圖為團隊成員在中國工業博物館巨幅青銅浮雕《鐵流凝變》前合影 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畢雪麗 攝
領略國之重器,練就過硬本領
團隊成員赴沈飛航空博覽園,先后參觀了藍天夢圓、航空報國、振翮高飛、創新超越、功炳天疆、展翅翱翔等展廳,一張張珍貴照片、一件件實物模型、一樁樁感人故事……讓大家身臨其境地了解了沈飛航空的發展歷史和我國殲擊機的發展歷程以及航空科普知識,充分領略了國之重器的卓越風采,親身感受了中國力量,充分感悟到一代代航空人航空報國的奮進歷程。在羅陽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了羅陽同志的感人事跡,被羅陽精神深深感染,深刻體會一代代航空人矢志報國、忠誠奉獻、拼搏奮斗、精益求精的奮進歷程。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沈飛航空博覽園 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王薪彤 攝
圖為團隊成員在沈飛航空博覽園門前合影 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王薪彤 攝
學習勞模精神,弘揚時代精神
在沈陽市勞模紀念館,大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共同參觀了勞模事跡陳列區、勞動模范榮譽展區、工器流輝展區等多個展區,重溫了勞模們艱苦創業、不懈追求的奮斗歷程,深刻感受在沈陽大地上流動過的紅色血脈,切身感悟愛崗敬業、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的精神,更從這份精神中汲取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著大家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勇擔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爭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精神的繼承者和發揚者。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沈陽市勞模紀念館 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畢雪麗 攝
圖為團隊成員在沈陽市勞模紀念館了解全國勞動模范小組帶頭人——馬恒昌事跡 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畢雪麗 攝
圖為團隊成員在沈陽市勞模紀念館合影 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畢雪麗 攝
創新科技發展,青春挺膺擔當。通過此次主題活動,團隊成員在沉浸式參觀學習中重溫國家發展的歷史印記,感悟大國重器的力量風采,體會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更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禮和靈魂的觸動。大家紛紛表示,將傳承紅色基因,緊扣發展主題,積極進取,勇于拼搏,爭做新時代的弄潮兒,以更高站位和更強擔當服務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遼寧實踐中貢獻青年力量。
圖為團隊成員共同喊出“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的青春誓言 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劉蕙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