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嘉”門,奔赴山海!和小中兄妹一起聽聽他們的畢業心聲
7月廈門大學嘉庚學院2025屆畢業生奔赴名為“江湖”的廣闊天地。快隨隨小中兄妹聽聽他們的心聲,看看是否已“佩妥長劍”。

鄭駿儀.jpg
畢業離“嘉”,2025屆“嘉”人們留下了一段段“嘉”話,或關于感恩,或關于奮斗,或關于情誼。畢業驪歌響起之際,且讓我們一同聆聽,那些屬于他們的獨“嘉”記憶。
多次獲校一等獎學金,獲“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曾任人文與傳播學院院務助理等職,超50篇新聞作品被市級以上媒體發表;獲首屆大學生新媒體創作大賽新銳攝影作品等獎項。
回憶大學四年,感恩是我最真摯的情感。感謝“嘉園”為我們提供的良好學習環境,這里有和藹的老師,奮進的同窗;感謝學校“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獨特的轉專業制度給予了我追尋新聞理想的“第二次生命”。感謝小中兄妹的成長相伴,謝謝你們點亮我的青春,伴我在新聞之路勇往直前。
多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校一等獎學金,獲“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曾任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四年“嘉”期刻在心底。感恩母校,為我筑起成長的港灣;銘記師恩,你們的指引如燈塔般明亮;珍重同窗,攜手走過的青春永不散場。行將遠航,“嘉”人成校友。深深祝福我“嘉”:桃李芬芳,歲歲皆“嘉”期!
王萱渲帶著“止于至善”的校訓,快樂遠航。(供圖:王萱渲)
獲國家勵志獎學金、校獎學金;獲“優秀畢業生”“優秀畢業實習生”“優秀青年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與“嘉”同歲的奇妙緣分,讓我18歲至22歲的青春時光,都有幸浸潤在這方充滿詩意的校園里。特別感激“嘉”的老師,不僅教會了我專業知識,還在我迷茫時為我撥開云霧。畢業啦,愿大家帶著“止于至善”的校訓,快樂遠航!
羅嘉瑤祝愿大家都能成為很幸福的人。(供圖:羅嘉瑤)
獲“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獲校優秀學生獎學金,獲第四屆“外教社·詞達人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詞匯能力大賽校賽二等獎等獎項。
在“嘉”的四年時光匆匆,過去種種,都成為了回不去的過往。感恩“嘉園”滋養和見證我的成長,感謝老師們的諄諄教導、輔導員的溫暖守護,以及每一位同學的并肩相伴。在這離別的時刻,祝愿大家都能成為很幸福的人!
謝雨飛帶著在“嘉”收獲的勇氣和自信去闖蕩世界。(供圖:謝雨飛)
多次獲校一等獎學金,獲“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獲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賽三等獎等獎項。
在“嘉”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四年,在這四年里我收獲太多,有一起奮斗的伙伴,找到了值得努力的目標。希望畢業之后,所有小伙伴都能帶著我們收獲的勇氣與自信,去闖蕩更大的世界,在未來的世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多次獲校獎學金,獲“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獲福建省第七屆音樂“金鐘花獎”聲樂比賽暨第十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比賽福建選拔賽民族組優秀獎等獎項。
大學四年我遇到了一群好伙伴,陪我共同進步,遇到了一群好老師,教我知識道理,也遇到了最好的李麗莉老師。師恩深重,竭誠育我青衿,傾注一片赤心。感謝“嘉”讓我遇見了最好的你們!
連續獲7次校級一等獎學金,獲“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獲2024年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品牌策劃競賽全國一等獎等多個獎項;曾任校排球協會會長。
“嘉”如家般親切安然。深深感謝老師們的諄諄教導,感謝食堂阿姨、保安叔叔的默默守護,也感謝自習室里那些共勉的伙伴。難忘棲霞湖畔共讀的晨曦,難忘教學樓里星夜的歸途。這份屬于“嘉”的溫暖與力量,將化作星光,伴我滿載希望,堅定地踏向遠方。
林偉澤帶著”嘉“的熾熱奔赴下一段旅程。(供圖:林偉澤)
多次獲校獎學金,獲“優秀畢業生”“優秀畢業實習生”等榮譽稱號;獲福建省大學生創新大賽銅獎等多個獎項。
“嘉”是終點亦是起點,在這里有我未完成的藍圖,有迷茫無措的悵惘,也有破曉時分的微光。感恩這一路所遇的老師與伙伴,我將帶著這份熾熱奔赴下一段旅程。十年后,再聚首,愿我們歸來時,仍能笑著說起這段拼盡全力的歲月。
袁亦晟繼續懷揣初心,走好金融道路上的每一步。(供圖:袁亦晟)
多次獲校一等獎學金;獲“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獲全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四年的“嘉”時光是我成長路上的寶貴財富。課堂上一次次頭腦風暴,比賽中一場場奮力拼搏,實習中一次次迎接挑戰,都讓我更加成熟、自信與堅定。未來我將繼續懷揣初心,走好金融道路上的每一步,愿我們都在各自的賽道上奔赴光明前程,不負此行!
獲“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多次獲校一、二等獎學金;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一篇EI會議論文,主持1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獲2023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福建賽區三等獎等多個獎項。
在“嘉”的四年,像場沒看完的電影。要畢業了,才覺得在“嘉”的日常多么珍貴。此去經年,愿父母健康長樂,愿師長桃李盈門,愿摯友鵬程萬里,愿自己心懷熱望,眼有星光。特別感謝劉鶴丹副教授和輔導員郭燕老師,她們幫助我進一步明晰未來規劃。在她們的幫助下,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王妍欣帶著“嘉”的印記,勇敢追夢。(供圖:王妍欣)
連續七次獲得專業第一,獲得國家獎學金;獲“優秀畢業生”“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獲得2022年福建省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省級特等獎等多個獎項;考上福建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研究生。
感謝母校的培育、感恩師長的教導、難忘同窗的陪伴,回首在“嘉”的歲月,處處是溫暖與成長。愿母校桃李滿園,蒸蒸日上;愿師長桃李芬芳,萬事順遂;愿同學們前程似錦,奔赴熱愛。未來,我將帶著“嘉”的印記,勇敢追夢,不負韶華!
多次獲校獎學金;獲“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獲“立信杯”會計技能大賽優勝獎、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與“嘉”的相遇,是命運最浪漫的安排。作為我唯一填報的省外院校,她承載了我四年的青春,也見證了我的成長蛻變。感恩這段溫暖旅程,讓我的青春滿載收獲。畢業不是終點,而是嶄新起點。愿他日回“嘉”,我們都已成為更“嘉”的我們。
多次獲校獎學金,獲“校旅”至善獎學金;獲“優秀畢業生”“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曾任學生就業創業促進會主席等職;所在團隊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可再生能源優秀科技作品競賽國家級一等獎。
感謝“嘉”一次次的托舉。情校變母校,變的是稱謂,不變的是無論在哪,“嘉”的溫暖都會永遠環繞著我們。祝愿2025屆畢業“嘉”人們從此繁花似錦,擁有寬廣且無限可能的人生,在各自選擇的道路中漸入佳境,止于至善。
[通訊員:朱鮮艷]
[指導教師:彭歡]
[責任編輯: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data.content}
管理員
回復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data.adminReply}
[{data.modifyTime}]
{data.realName || data.nickName}
回復
{data.commentUser}:
{data.content}
7月廈門大學嘉庚學院2025屆畢業生奔赴名為“江湖”的廣闊天地。快隨隨小中兄妹聽聽他們的心聲,看看是否已“佩妥長劍”。